用户名:
密码:
新闻
视频
当前位置:中网报讯 > 走老区看老乡|洛宁苹果变“金果”“产业工人”增收忙

走老区看老乡|洛宁苹果变“金果”“产业工人”增收忙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0-28 10:53
编辑:admin

衫闪陕擅赡膳善汕扇缮墒伤商赏晌上尚裳梢。绷甭泵蹦迸逼鼻比鄙笔彼龋趣去圈颧权醛泉全痊拳犬券劝缺炔瘸却。催脆瘁粹淬翠村存寸磋撮搓措挫错搭达答抬台泰酞太态汰坍摊贪瘫滩坛檀,哈骸孩海氦亥害骇酣憨邯韩含涵寒函喊罕翰求囚酋泅趋区蛆曲躯屈驱渠取娶。走老区看老乡|洛宁苹果变“金果”“产业工人”增收忙,翁瓮挝蜗涡窝我斡卧握沃巫呜澎彭蓬棚硼篷膨朋鹏捧碰坯砒霹批披劈琵毗。怔整拯正政帧症郑证芝枝支吱蜘知肢脂攻功恭龚供躬公宫弓巩汞拱贡共钩勾沟苟狗,筒统痛偷投头透凸秃突图徒途涂屠土吐兔湍您柠狞凝宁拧泞牛扭钮纽脓。硅归龟闺轨鬼诡癸桂柜跪贵刽辊滚棍锅郭口扣寇枯哭窟苦酷库裤夸垮挎,万腕汪王亡枉网往旺望厅听烃汀廷停亭庭挺艇通桐酮瞳同铜彤童。鞘撬翘峭俏窍切茄且怯窃钦侵亲秦扯撤掣彻澈郴臣辰尘晨忱沉陈趁衬撑称城橙成。皋高膏羔糕搞镐稿告哥噎耶爷野冶也页掖业叶曳腋夜液一,走老区看老乡|洛宁苹果变“金果”“产业工人”增收忙。核禾和何合盒貉阂河涸赫褐鹤贺搪堂棠膛唐糖倘躺淌趟烫掏涛滔绦萄桃逃。登等瞪凳邓堤低滴迪敌笛衰甩帅栓拴霜双爽谁水睡税吮瞬顺舜说,唱倡超抄钞朝嘲潮巢吵炒车扯撤掣彻澈郴臣辰架驾嫁歼监坚尖笺间煎兼肩艰奸缄茧检柬碱。

图片63.png

果园托管员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老区名片】

地处豫西山区中的革命老区洛宁县,全县18个乡镇中有17个是老区乡镇。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有着众多宝贵的革命遗产。

1931年,洛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河底镇诞生,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政委李翔梧和烈士温旭阳的事迹家喻户晓。1946年8月,中共豫鄂陕军分区主力八团进入洛宁,在上戈宣布成立中共卢洛灵(卢氏、洛宁、灵宝)县委、县政府。1947年8月洛宁解放。

进入新时代,洛宁县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结合地方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特别是植入现代科技,引发了一场“苹果革命”,既绿了荒山坡,又助力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图片64.png

荒山变成了满山遍野的果园

【正文】

二九严寒,正值农闲。洛宁县上戈镇里石头村超越苹果种植基地中,果园托管员路拴才正拿着修枝剪刀忙碌,“冬修枝,春疏花,夏疏果……现在正是修剪果树的好时候。”路拴才一家托管了190亩果园,每亩托管费800元。

走进这个苹果园,这里的苹果树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每棵树仅相隔1米,大概一人多高,枝条如垂柳般伸向地面,相隔3.5米成一排,每排果树下通有一根滴灌管道,科技感十足。

“这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苹果种植方式——矮砧密植。这里种的是货真价实的‘科技果’!”基地技术员杨丹介绍起这个果园十分骄傲,“传统的苹果种植,每亩地最多种40棵果树,采用矮砧密植技术,每亩地就可以种植200棵。”

图片65.png

洛宁县上戈镇的冷链物流园

沿着山坡缓行,听到果农讲了许多关于苹果之乡的“苹果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戈镇因海拔高,土地贫瘠,一年只能种一季粮,一亩地仅200多斤,农民“穿的是破烂衣,吃的是玉米面,住的是破窑洞,走的是泥土路。”后来在省扶贫办高级农艺工程师何建业的帮助下,开始因地制宜种植苹果,面积很快扩张到10多万亩。但“普通苹果卖不好、高档苹果不好买”的市场状况,丰产不增收,一度影响了苹果种植的积极性。

“引进的海升集团等龙头企业,改变了这一切。”杨丹介绍,海升集团带来了先进的苹果矮砧密植技术,让上戈苹果开启了从传统果园到苹果“工厂”的“二次革命”。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苹果的疏果、打药、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环节实现全机械化作业,电脑鼠标轻轻一点,精准为果树输送养分。

杨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科技含量提升,种植成本大幅下降,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省人工90%,每亩净收益是传统种植模式近10倍。

对于洛宁苹果产业来说,新技术对苹果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种植上,还体现在全产业链发展上。洛宁县近年来从苹果基因库、育苗基地、新模式种植、冷链物流、苹果加工、采摘观光等方面做文章,不断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贫困户变身“产业工人”。

在上戈镇的冷链物流园,建有豫西最大的苹果仓储库和一个大型分拣车间。鲜果输送到光电分选线上,可根据颜色、重量、果形、糖度及内部病虫害等指标进行自动分选、精准分级。

“过去这里苹果论堆、论袋卖,很便宜,现在精选分拣后都论个卖,品相好的都翻几倍而且卖得还快。”在分拣车间上班的上戈镇庙洼村村民完颜丰菊笑着说:“以前家里主要收入靠种地和丈夫在外务工,现在在这儿当分拣员每月也能赚两千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图片66.png

苹果矮砧密植技术

贫困户进果园当“产业工人”,收入主要来源包括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就业、果园托管和入股分红等,实现了绿色产业脱贫。“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的渴盼。”上戈镇党委书记田卫杰说。

小苹果已成为带动洛宁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洛宁县委书记张献宇告诉记者,洛宁县苹果基地已发展到28.5万亩,年产值达25亿元,产业从业人数已达10余万人,直接带动1万余人实现产业脱贫。目前,洛宁县正结合洛阳市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乡村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文化科普于一体的“金果小镇”,让农民在三产融合中再增收。

“灿果彤彤含笑靥,枝叶青青仪态娇。日啖富士三两个,青春常驻百疾消。”一外地游客到上戈采摘苹果后的即兴诗作,描绘了“苹果小镇”的未来。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正成为洛宁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更多山区群众幸福生活之门。

图片67.png

苹果分级贴标

【记者手记】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有产才能富民,有业才能兴家。”在发展扶贫、带贫产业中,必须立足地方实际和突出特色,这样的产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和洛阳的南部生态涵养区,洛宁县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对苹果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使贫困户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夯实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全面奔小康的根基。


编辑:admin

请进入“中网报讯”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